用户名:
密码:
[快速注册]  [帮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国家信息中心杜平: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来 源:新浪科技 作 者:新浪科技  日 期:2014-12-26 7:40:32
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会议围绕“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在17日上午的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的重大政策利好,既有规划,也有意见,还有相应的政策,这是我们要把握的现状。
  
  以下为杜平演讲实录:
  
  杜平:今天给我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好在这次论坛会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现状、趋势,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讲,看看跟大家能不能引起共鸣。
  
  第一,我想首先讲一个事情,特别感谢高交会给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这一次和其他的一些部门在6号馆做一个展示,这是第一次,往往第一次很难搞,但是我们这次得到的评价和效果都是正面的,所以我希望我们以后第二次、第三次会越来越好。
  
  关于我今天的主题是讲现状和趋势,我想这样讲。现状我想讲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政策利好十分明显。刚才李司长也谈到了政策红利现在在逐步的释放。大家知道,今年国务院发布了文件,一个是中共中央主持城镇工作会议,其后也正式批复国家信息城镇化规定,里面有三个文章专门讲述了智慧城市和低碳城市并列,走新型城镇化方向。第二个就是刚才李司长提到的,8月份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的重大政策利好,既有规划,也有意见,还有相应的政策,我想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把握的现状。
  
  第二个我觉得要把握的现状就是相关的国家试点,这几年陆续展开,以及初露端倪,或者有些情况已经成为一个大态势。大体上我们收集到的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全国不同的试点城市加起来有409个。比方说住建部系统202个,科技系统20个,工信部有68个,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9个。这些东西如果扣除重合的话,所有的国家试点有286个,这是第二个。中国的试点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经验,就通过先行试验,积累经验找出不足,加以推广,这是第二个现状。
  
  第三个现状,有一大批企业在中国式的,我为什么叫中国式?因为中国式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偏重建设为主的,国外已经在玩理念了。比方说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等。所以这一次大家可以在我们6号专馆就可以看到,这一次参展的企业都从各个角度呈现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面前。而且,中国有一定的实力,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人才,有一定的商业模式能够支撑它健康发展。
  
  第四个现状,我觉得是不太好的现状,我觉得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发现它,找出毛病,然后解决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机制。我个人感觉,现在有些地方忽视了它的基本条件,我们讲智慧城市它是建立在一个数据化城市上,如果没有数据,没有数据的传输,没有数据的加工储存和没有数据的再加工利用,你很难说做到智能化的管理和智能化的建设。所以,我们有些地方很多文档都还是纸质的,你怎么让他搞呢?所以这个没法搞智能化和智慧城市。
  
  第二个情况,有些地方追求高大上,喜欢戴帽子。本来你在一个领域可以做一些突破,像国际上很多智慧城市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在一个领域突破就可以了,但是它希望全部都装在一个帽子里,这样的话我们欲速则不达。
  
  第三个是渠道单一,模式陈旧,传统思维是希望智慧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但是我们是人民的城市政府建,这样就有一些误导,而政府又因为种种原因一下子跟不上怎么办?所以我们有很多的政企工程,所以有这样的可能性。
  
  第四个就是分散着力,分散使劲,这样会带一些负作用,也会影响政府的诚信。
  
  最后一个就是网络和信息化的安全,一方面重视不够,一方面我们又过度超成本的方案,我举个例子,比如我这个家庭我就是穷人的家庭,我安一个最好的防盗门,这个是不是合适?就是类似这样的,两个方面都并存。
  
  所以我更希望对趋势做一点我个人的理解,我想分成四块趋势:
  
  第一块,就工业来讲,我认为的趋势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巩固工业3.0版本,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向工业4.0进军。因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必须要智慧产业,智慧产业一定要走智慧工业的道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大趋势。比方说我们智能化的生产、大规模的定制化,全链条的数据管理,都会在工业4.0或者工业3.0中间解决。大家知道,工业所谓1.0、2.0、3.0,是一个自然的科技规律。从蒸汽化时代到电子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现在信息化时代纵深的和工业产业化结构形成一个智能化。
  
  企业数据管理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产品数据,还有有它的价值链数据,以及我们叫做运营数据,甚至包括它的外部数据,它的竞争对手和行业的标杆,国家宏观经济,整个市场需求的定位,等等。当然,其内部数据也有很多。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很重要的一点,工业要走这条道路,这就是我们的智能,智能产业的一个基本基础。
  
  第二块,对服务业而言。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趋势,第一是生产型的服务业加快共鸣,把服务业剥离出来,而且越来越向自我服务和向加快外包服务转变。也就是说分离出来的服务业并不是说分离出来自己单干,分离出来的焦点是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就像这次我们在展馆看到的很多专门做云平台的,他们就是承担这样的责任。第二个是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这样一些信息可追溯,可体验、可定制,将成为企业的竞争利器。既然你要想做这些的话没有信息化是做不到的,可体验、O2O模式都是它,还有可定制等,这是大数据使用的一方面。第三,新型的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大家知道现在的服务业和互联网挂钩的很多,像互联网金融,像大生产链模式,像多功能一体化终端机,像O2O模式下的在线教育、健康管理,包括医疗的个性化等。这样一些趋势都是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服务业的新业态。
  
  第三个解决对居民消费者而言这个趋势,我觉得需要这么表达它。第一个是对政府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各类诉求明显提高,就政府现在你要不做阳光政府,你要不给老百姓提供便民、惠民的服务他就不满意了,他通过各种自媒体的系统来监督你,所以政府的信息化一定要上来,否则你不能和老百姓的诉求相匹配。第二个,居民或消费者对企业提供了各类产品的服务更加苛求,我用这个词叫“苛求”,为什么呢?因为竞争加大了,过去对付用就行了,现在不行了。它要求是价廉物美,要求的是便携,要求的是结算的安全。就换句话说,消费者助网消费成为一个大潮。第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享受,和个人生命和产品的安全这种苛求更加强烈,这也是我们信息化或者智慧城市在做的事情。比方说社区网络问题,社交网站,像类似于文化方面的乐视电视,像社区的安全治理,等等。也包括个人的隐私,比如我用支付宝,我用网盾,我用种种的手机支付,怎么样保护个人的隐私,支付安全,这些东西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渴求,但是对我们企业尔奖也是重大的需求。
  
  第四个谈到的趋势政府应该做什么呢?我希望是这么五个方面:第一,数据开放的步伐加快。如果没有数据开放,我们谈不上真正的智慧城市,谈不上大数据、云计算这种概念。我就不多讲了,现在本届政府在这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第二个趋势是政府对市场行为或者说企业的监管模式从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的监管发力。现在国务院常委会定的好几个大的工作都是强调了怎么样用大数据、云计算解决社会或对企业的事中、事后的监管,也就是说你企业要成立、投资我可以不管,但是你在过程中间、结果里我通过我的信息化手段来对你进行监管和服务。第三个趋势就是政府部门间打破信息孤岛,打破系统分割的成效将会明显。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减政放权,打破部门垄断,反腐倡廉,阳光政府、法治政府都会加快这个进程。第四个就是政府购买服务将成为一个大趋势,不要什么事情都是在政府建,现在发改委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已经明确了就是购买服务,能够购买一定购买,一定是第三方。我记得美国哪个报告里面讲到的:这个时代最有增长点的就是第三方平台。所以我相信会有一个第三方平台机构大发展,那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间通过购买服务来支持它。最后一个,我觉得政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关于政府基础设施也需要建,但是建的模式我认为将会是PPP模式,将会是更多的和政府和私营机构合作建设,共建、共享的一种模式。
  
  总而言之,需要我讲这么一个大题目,我昨天晚上实际上就一直在琢磨怎么讲,我想怎么样讲我个人的观点和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讲了这几个方面作为我的致辞,再次谢谢大家。
标签(Tag): 智慧城市 现状及趋势  编辑:admin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稿 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雄安新区
·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
·北京市支持装配式建筑、绿
·住建部2019年继续推动
·2017年国家试点名单
·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研讨交
·“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
·首批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集
·全球智慧城市论坛筹备会在
Copyright (C) 2013-2014 www.ibs98.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智慧建造网  电话:010-83215720 京ICP备14001603号-2 网站维护:软淘网